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記者林德韌)近年來,我國體育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體育產業的相關數據也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日前,國家統計局、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與增加值數據公告。體育產業專家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數據展現了體育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的趨勢,體育產業未來發展的潛力依然很大。
浙江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主任周麗君表示,從數據上來看,體育服務業已經從2022年占總值的53.9%增長到2023年占總值的57.3%,這意味著中國體育產業結構優化取得一定成效。“體育競賽表演活動與健身休閑活動兩大重點板塊實現穩步增長。作為體育服務業最活躍的兩大細分領域,賽事和全民健身活動的健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使得體育傳媒與信息服務業的變現能力更為可觀,以此實現體育產業中各子產業的同步發展。”周麗君說。
肖淑紅認為,體育產業是融合的產業,融合發展是體育產業發展中很大的亮點。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體育產業的商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有了賽事和平臺,體教融合、體旅融合等“體育+”的形態就有了發揮空間。
周麗君對戶外運動產業和科技創新的賦能作用印象深刻。“近年來,隨著戶外運動如露營、飛盤、騎行、冰雪運動等火遍全國,國家體育總局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推動戶外運動發展的政策,多個省市也出臺了戶外運動產業發展規劃或行動計劃,戶外運動的興起為體育產業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從產業外部刺激來講,科技創新起到了很強的賦能作用。拿體育服務業來說,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極大提升了體育產業的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例如,智能穿戴設備可以幫助健身者實時監測生理指標,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也被應用于健身訓練指導中,這些科技創新為體育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周麗君說。
肖淑紅說:“體育產業還有很大的潛力沒挖掘出來。體育符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體育的市場遠遠沒有飽和。從消費端看,人們對于體育的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滿足,這也給我們的供給端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周麗君表示:“未來,我國體育產業將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不斷提供各種類型的體育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為全面建設體育強國貢獻力量。”
Copyright Copyright © 2012-2023 istarshine.com.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17848號-1 京公網安備18017848號